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

心離貪欲


心離貪欲

── 轉載自 佛教正法中心
《佛說十善業道經》云:「若離貪欲,即得成就五種自在。何等為五?
  一、三業自在,諸根具足故。
  二、財物自在,一切怨賊不能奪故。
  三、福德自在,隨心所欲,物皆備故。
  四、王位自在,珍奇妙物,皆奉獻故。
  五、所獲之物,過本所求百倍殊勝,由於昔時不慳嫉故。
    是為五。」
 
  世間的人貪著五欲,就像烈火燒柴,永遠不能得到滿足。所以,佛陀教示弟子要「少欲知足」。
  過去有一個愛財如命的富翁,雖然家財萬貫,可是他仍然非常慳吝,他一生最得意的,就是自己善於料理經濟錢財,不曾損失過一文一毫。後來他死了,他的兒子念及父親生前一向節儉省用,於是辦理喪事就一切從儉,不敢舖張。
  入殮的那天晚上,大家看到富翁的右手露在棺木外,伸出兩隻手指,無論怎麼弄都放不進去,結果還是大兒子聰明,將二弟喊來,然後向亡者說:「老爸!你伸出兩隻手指,是要叫二弟來守靈嗎?現在他來了,您老人家安心去吧!」
  話說完了,亡者的手依然如故。大家沒有辦法,只得再將二妹、二姊、二叔、二伯、二姑等等,凡是排行第二的都請過來,可是老人家的手還是不肯伸進去。最後他的老妻進到靈堂,想了一想,才恍然大悟,對大兒子說:「趕快!把靈前的臘燭吹熄一枝,你老爸說點兩枝太浪費了。」
  大家照著去做,把靈前的臘燭吹熄一枝,老富翁的手這才收進了棺木裡邊。
  世界上像這位死不安心的老財奴,不知有多少?很多人視財如命,以為有了錢,什麼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,因此終生勞碌,積聚金錢,貪求一切。但是,站在佛法的立場來講,貪欲是一切罪惡的根源。試看:社會上所發生的罪惡之事,有哪一樣不與貪欲發生關係?簡單的說,貪欲是因,鬥爭是果,鬥爭是因,苦惱是果,世間上很多鬥爭、煩惱和痛苦,都是由貪欲而來,所以我們應該遠離貪欲。

康壽之道


康壽之道
  ── 轉載自 佛教正法中心
    

《譬喻經》上有一個記載:
  從前,有五個人在離城不遠的森林裏修行,其中有一位老師父證得了神通,他的弟子是一個八歲的沙彌。
  那位老師父因為有宿命通,知道小沙彌的壽命只剩下七天,他的心裏就這麼想:「如果小沙彌在這裏死了,他的父母一定會認為是我照顧不周,才發生意外,心中就會懷著怨恨。」
  因此,老師父就對小沙彌說:「你的雙親很想念你,你可以回去探望父母,過了八天以後再來!」
  小沙彌聽了老師父的話後,很歡喜的頂禮,告辭了老師父。
  小沙彌走到半路,天上開始下起大雨。當雨水快要流進螞蟻窩時,他趕快用土把雨水堵住,使雨水沒有淹入螞蟻窩。
  小沙彌回家以後都沒有發生任何變故,到了第八天的清晨,他又回到老師父那裏。老師父見到小沙彌能夠平安回來,感覺十分奇怪,於是入定觀察原因,才知道是小沙彌救了螞蟻而延長了壽命。
  老師父說:「你做了大功德,你自己不知道嗎?」
  小沙彌說:「我七天都在家裏,那有做什麼功德?」
  老師父又說:「你的壽命本來只能活到昨天,因為你救了許多螞蟻,所以壽命延長到八十多歲。」
  小沙彌聽了老師父這番話,心中很歡喜,對於「善有善報」的道理更加深信,因此精進用功修行,後來也證得了聖果。

不盜保財


不盜保財
── 轉載自 佛教正法中心

《佛說十善業道經》云:「若離偷盜,即得十種可保信法。何等為十?
  一、資財盈積,王、賊、水、火,及非愛子,不能散滅。
  二、多人愛念。
  三、人不欺負。
  四、十方讚美。
  五、不憂損害。
  六、善名流布。
  七、處眾無畏。
  八、財命色力安樂,辯才具足無缺。
  九、常懷施意。
  十、命終生天。
    是為十。」
 
  偷盜,就是偷取別人的東西,這種不勞而獲的事情,不論對世法或佛法來說,都認為是罪惡的行為。人生活在世間,要有維持生命生存的資糧,如衣服、飲食、金錢等,如果缺少的話,生命就難以維持下去。所以,把別人的財物偷去,使別人失去生命所需要的,乃至使別人因此喪失生命,這是很大的罪業。佛陀深深了解這個問題的重要性,對這點制定得特別嚴,凡是為了貪圖他人的錢財,而偷盜欺騙,或強行奪取、暴力劫取、妄語掠取、偷竊盜取,或依條文契約合同詐取,這些都是以不淨身業而構成偷盜罪。也就是說,如果物主不同意,不論是用什麼手段,誘騙也好,偷竊也好,或者是強奪詐取,皆叫做「盜」,在佛法上又稱為「不與取」。包括走漏國家法令規定的稅捐,或者利用職權去貪污舞弊,乃至坐車不買票,在寄印刷品的郵件中偷夾信函,在一般信件中附寄現金,這都算是偷盜的行為。
  近代佛教有名的弘一大師,因為精通書法,所以向他求墨寶的人很多。有一次,他的在家弟子寄了一卷宣紙給他,請他寫字,但是當他寫了所要寫的字以後,還剩有宣紙,他因為不知要如何處理,為了不犯偷盜,所以他便特別寫信去詢問那位在家弟子,由此可見弘一大師持戒的慎重了。
  佛經中說:「世間的錢財是五家共有,不是任何個人所專有的。」

遠離瞋恚


遠離瞋恚




── 轉載自 佛教正法中心

《佛說十善業道經》云:「若離瞋恚,即得八種喜悅心法。何等為八?

  一、無損惱心。

  二、無瞋恚心。

  三、無諍訟心。

  四、柔和質直心。

  五、得聖者慈心。

  六、常作利益,安眾生心。

  七、身相端嚴,眾共尊敬。

  八、以和忍故,速生梵世。

    是為八。」

 

  瞋恚,就是發怒,此或由爭執,或由奪取,或由嫉妒,或由忿恨而生起對別人惡意邪念的瞋恨之心,一般的說法就是發脾氣、動肝火。人對於環境的不滿,或是人事上違逆自己的個性,都可以使他面紅耳赤,破口相罵,發這樣的大脾氣,就是「瞋」的表現。如果是遇到不能忍受的逆境,又不敢表現出來,只好懷恨在心,待機報復,這種叫做「恚」。瞋恚心發作起來,往往會使人失去理智,甚至殺人放火的大惡都做得出來,佛陀深刻了解這種不堪設想的後果,所以特別教示弟子要「遠離瞋恚」。

  從前有一位出家人,托缽經過草叢,聽到有聲音向他叫道:「僧人!僧人!」

  出家人回頭一望,並沒看到任何人,只見從草叢中出來一隻蟒蛇。

  這隻蟒蛇對他說:「師父!請您不要怕,願為我說法,使我早日脫離惡道。」

  蟒蛇再問出家人說:「您曾經聽過一位叫阿耆達王的人嗎?」

  出家人說:「我曾經聽過。」

  蟒蛇說:「我就是阿耆達王。」

  出家人說:「阿耆達王是佛陀的大護法,一生興建塔寺,供養三寶,功德無量,命終以後應當生於天上,為何會變成這樣?」

  蟒蛇說:「我臨命終時,侍者手拿扇子為我搧風,不小心扇子落在我的臉上,使我生起瞋恚心,因此墮落惡道,受此蟒身。」

  出家人就為蟒蛇說法。蟒蛇一心受持,然後絕食七天,命終後往生天上。

  蟒蛇升天經過幾個月,有一位天人捧花來供佛,僧眾覺得很奇怪,天人就在空中對大眾說:「我是阿耆達王,承蒙僧人說法,得生天上,所以今天特來奉花供佛,以報佛恩!」

  貪欲、瞋恚、愚癡三毒之中,瞋恚的罪過最深。一切心病當中,瞋恚的病第一難治。一個人發起瞋恚來,會導致身、口、意同時造作惡業,業果成熟時,必墮入地獄道,遭受無邊的痛苦;業果未熟時,若轉生為人,則本性驕躁易怒,對他人多有怨諍之念,且他人必視其如敵。古德說:「瞋恚心中火,能燒功德林。」佛經上也對此提出嚴重的警告說: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。」也就是說,一個人如果起了瞋恚心,種種的障礙、災難就開始了。

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

知足常樂



知足常樂

── 轉載自 佛教正法中心
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 民間有這麼一則傳說:

有一天,仙人呂洞賓突然動了凡心,要來人間渡化眾生。他下凡以後,遠遠地看見一個小孩蹲在路旁哭泣,覺得很奇怪,於是就向前詢問原因。

  小孩對呂洞賓說,因為家境貧困,老母生病無錢就醫,所以傷心憂愁。

  呂洞賓一聽,心中很歡喜,原來人間竟然有這麼大的改善,連小孩子都知道要孝順父母,欣慰之下便想幫助小孩一臂之力,讓他能夠完成心願。

  呂洞賓心裡想著:「要怎麼幫他呢?」

  這時,呂洞賓正好看到身旁有一粒石頭,他馬上運用神通,用手指一點,那粒石頭立刻變成了一塊黃金。原本在那裡啼哭不停的小孩,見到呂洞賓這種神奇的變化,不禁看得目瞪口呆,忘記了哭泣。

  呂洞賓將黃金交給小孩,叫他拿去變賣,這樣不但可以治好老母的病,也可以改善家中的經濟。

  那知小孩卻連連搖手,不肯接受黃金。這使呂洞賓更加歡喜,心中暗暗想道:「這個小孩子實在了不起,竟然能夠不為錢財而動心,將來必定大有作為。」

  因此,呂洞賓就面帶笑容的問道:「小朋友!你不是急需用錢嗎?為什麼給你黃金,你卻不要呢?」

  小孩兩顆眼珠一直瞪著呂洞賓那根點石成金的手指頭說:「我不要黃金,我只要你那根手指頭。」

  「咦?為什麼呢?」呂洞賓不解的問。

  小孩說:「黃金有用完的一天,但是如果我有你那根手指頭,就可以點石成金,豈不是這一輩子都有享用不盡的黃金嗎?」

  呂洞賓一聽,不禁搖頭嘆氣:「唉!世間的人真是貪心不足啊!」

  世界上最大的財富是什麼呢?就是知足。無欲知足,是擁有最大的財富,也是真正快樂的人。

  《佛遺教經》說:「當知多欲之人,多求利故,苦惱亦多;少欲之人,無求無欲,則無此患」。


  欲望越多的人,因為多求利益的緣故,煩惱也就越多。欲望少的人,因為無所追求,所以受煩惱的折磨自然也就少了。世間凡夫整日忙碌於追求享受,或為名或為利一生辛苦,但是有幾個人真正滿足過?如果能夠將奔波於名聞利養的精力,去做更多利益眾生的事情,人生決定會過得更加快樂又有意義。

  經上說:「若欲脫諸苦惱,當觀知足。知足之法,即是富樂安隱之處。

遠離兩舌


遠離兩舌

── 轉載自 佛教正法中心


 《佛說十善業道經》云:「若離兩舌,即得五種不可壞法。何等為五?

  一、得不壞身,無能害故。

  二、得不壞眷屬,無能破故。

  三、得不壞信,順本業故。

  四、得不壞法行,所修堅固故。

  五、得不壞善知識,不誑惑故。

    是為五。」

 

  佛在世時,有一位名叫實力子的比丘,出家學道,精進行持,最後證得阿羅漢果,但是因為過去曾經造了譭謗的惡業,所以成道以後,照常受到人家的惡言批評和非議。

  有一次,佛陀就對弟子開示實力子比丘受人惡言譭謗的原因。

  原來過去世,在一個村內,有一戶有錢的人家,夫婦感情很好,但是結婚以後都沒有生育。有一天,妻子就勸丈夫再娶一房,來為他生子,而且說她會與後妾互相尊敬,平安無事,她的心中不會有任何的罣礙。結果,這位丈夫就真的再娶側室。可是,經過不久,前妻忽然有孕,就生下一個男孩。這男孩可愛聰明,通達事理,從小就不會說謊話,所以大家都叫他「實語」。

  到了實語五歲時,他的母親卻起了嫉妒心,她想自己已經替丈夫生了一個可愛的男孩,但是丈夫仍非常疼愛後妾,實在太不應該了。因此她就想出一個奸計,叫實語為她作證。實語不願說妄語,他的母親就教他說:「你不用開口,只要點頭就可以。你是媽媽的乖孩子,應該聽媽媽的話。」

綺語無益


綺語無益
── 轉載自 佛教正法中心

《佛說十善業道經》云:「若離綺語,即得成就三種決定。何等為三?
  一、定為智人所愛。
  二、定能以智,如實答問。
  三、定於人天,威德最勝,無有虛妄。
    是為三。」
 
在美國邁阿密的一座水族館裡,曾經作過一個趣味的實驗:
在一個大水箱中,一邊放了很多五彩繽紛的熱帶魚,另外一邊放進一條大鯊魚,當中則以一片堅固而透明的壓克力玻璃隔開。當大鯊魚進入水箱,一看到對面有五彩繽紛的熱帶魚,立即引起天賦吃魚的野性,因此牠游得很快,衝了過去,結果牠的鼻子,就撞上透明的壓克力玻璃,撞得頭昏眼花。可是過了不多久,當牠又看見對面的熱帶魚時,又再衝了過去,結果鼻子又撞上玻璃板。一位研究員在旁邊作記錄,計算這條鯊魚的鼻子到底有多少次撞到玻璃板上。這個實驗做了很多回,研究員發現,大約經過四十多次,當鯊魚的鼻子已腫得像饅頭那麼大的時候,牠才會停止往前衝。這時研究員就把壓克力隔板慢慢的升高起來,那些熱帶魚在大水箱中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,游到鯊魚的尾巴、肚子旁,甚至游到牠嘴巴前面,只要鯊魚張開嘴一口吞下去,可能會吞進幾十條小魚,但鯊魚卻是一動也不願動,為什麼呢?因為鯊魚經過一連串吃不到魚的打擊與挫折後,變成了習慣,牠已經放棄天賦吃魚的能力了。這個實驗,說明了習慣的養成對於生物有很大的影響。
  人也是習慣的動物,習慣成自然。人類的行為,往往都受到習慣的支配,只要多做幾次,多說幾遍,以後就不知不覺變成習性,而照著去做、去說了。有些人惡口不斷,或一直說謊,就是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,所以要改,談何容易?
  佛教的修持很注重口業,如果是修善口業的人,他會好言安慰,鼓勵讚歎,甚至宣揚法音,成就無量功德;假若是造惡口業,他就會惡言惡語,黑白顛倒,或是挑撥離間,變成負面的作用,而種下惡因。因此,我們在平常生活中,應該注意不能隨便說話,該講得講,不該講千萬不要開口。除了不能妄語說不實的話、不能兩舌說挑唆的話、不能惡口說粗惡的話以外,還要不能綺語,也就是不說浮言靡語,一點意義都沒有的話。

愛語溝通


愛語溝通

── 轉載自 佛教正法中心


在這個世界上,每個人都需要好的人際關係,希望與別人相處和睦,能夠建立良好的友誼,彼此溝通意見,互信互助。人際關係相處得好,就是通常所謂的人緣好。人緣好是安全感的來源,是事業成功的要件。佛法認為善緣是助道的工具,是實現圓滿人生的機會,也是與別人互相影響,提昇人性的橋樑。因此,學佛修行的人應該重視如何與眾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。

 

  《大般若經》云:「十方世界如恆河沙等國土中,諸菩薩摩訶薩以四事攝取眾生。何等四?布施、愛語、利益、同事。

 

  此段經文的意思是說,無論在任何地方,一切大菩薩總是透過四個基本原則與眾生建立關係,令其生起親愛之心,而引入佛道。這四個攝眾的原則,即是布施攝、愛語攝、利行攝、同事攝。也就是通過布施錢財、佛法,使雙方情誼逐漸加深,從而利於教化對方;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,使其心生歡喜,願意來親近,以達到度化的目的;起身、口、意善行利益眾生,以損己利人的行為,感化對方;深入社會各階層中,與各行各業的人接近,隨眾生根性、所樂而一起共事,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,而度化之。這就是菩薩濟度眾生所行的四攝法。